学术新锐Chin博士讲座之一:如何创作高水平论文(上)

 

【老踏编者按】

 

Chin博士在我们社科科研工作交流QQ群,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学术简历,已经说明了一切:

 

Chin: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副教授。近年来先后在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Frontiers in Psychology,《科学通报》《教育研究》《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研究(台湾)》《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7篇,CSSCI/CSCD检索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引15篇,论点摘要4篇。获* *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博士论文获2013年度* *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3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计划攻关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特别资助项目1项、一等资助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青年基金2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1项、青年基金4项。兼任Frontiers in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Reports,《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心理科学进展》等国内外10余家重要学术期刊外审专家。

 

好吧,我想我不必再说什么了——因为我能想出来的任何一句话,都特么是废话。而他,注定是个神话。今天开始,连续四天,我们推送Chin博士独家授权的关于高水平论文写作与投稿的科研讲座,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赞赏和转发。我确信,他值得。

 

 

 

主讲人:Chin

文字整理:袁丽清

 

感谢小袁同学的辛勤工作,面临学位论文开题重任,依然不辞劳苦,全力以赴,你是最棒哒!

 

各位,很有幸加入这个群,我在群里一直听大家说的时候多,我自己一般潜水比较多。上次很荣幸接受这个讲座的邀请,我回去准备了一下,大致想和大家简单聊一聊。

 

就简单和大家从这几方面交流一下吧,可能更多的是交流、分享一下。我主要讲下写作和投稿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我们很多的群友可能都会比较感兴趣。当然,毕竟我们面对的学科很不一样,学科归属可能很不一样,每个学科都有一些自己写作的范式,那么也会有各种各样不一样的研究主题。但我觉得可能有一些东西是有共性的。

 

其实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虽然看上去可能看到也有一些成果,也有一些东西陆续在发表,但实际上,我可以这样说吧,基本上我收到退稿的通知可能是现在发表出来的论文数量的三倍到四倍,应该是有这样子的一个比例。这里面其实走过了很多的弯路,我今天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走过的弯路,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也有普遍意义。最好,如果说对大家有帮助的,就希望大家不要再走这些弯路了。

 

总体上我的这个投稿、写作的开始时间是比较早的,我大概在大二开始,就尝试着在一些老师的指导下写一些东西,也算是初次接触学术论文的写作,然后陆续的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那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

 

但其实如果按照我今天给大家定的这几个方面来讲,我最初涉足到这个研究,或者是尝试要来写一些东西,这个心态和现在很不一样,这种的心态就有点像谈恋爱。咱们现在都知道流行的这种是,如果男的到了30岁,或者女的到了25、26岁,大学毕业如果还没有谈恋爱的话,现在都流行相亲了。但为什么说相亲这种方式,我觉得可能不太符合一个自然规律,投稿也是这样子,或者写作也是这样子。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特别强的功利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我觉得这个起点就有一些问题了。那么如果就像我们在大学里自己找这个对象而言,我觉得可能这个过程就会变得比较有趣。写作也是一样,如果是你没有兴趣,纯粹是为了应付一个任务,或者说是要完成一些最基本的考核,然后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往往效果不太会好。或者说你也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一些东西,但是很难持续地坚持下去。

 

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方面就和刚刚举的例子很类似了,没有兴趣的事情我觉得很难做好。上次我在“人大经济论坛”上,看到一位复旦大学的老师讲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情上面去获得成功的,他要获得成功一定是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第一方面:兴趣和模仿

 

 

关于兴趣

 

在这里兴趣我想提的是我的老乡鲁迅,曾经有这样一句特别好的话,大家也挺熟的,就是大家来评价他的成就的时候,他有过一句很谦虚的话:

 

我不是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句话,我没有考证过,但我觉得这句话表达出来的信息仅仅就是这样子的,或者我们的理解就是这样子的,可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你把喝咖啡的时间用到写作上去,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和兴趣还有一定的距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触。

 

在我看来,喝咖啡、写作应该是各有各的乐趣。我很喜欢看恐怖小说,也很喜欢看电影、也很喜欢打网球、乱七八糟的事情,电子游戏不喜欢,我觉得各有各的乐趣。你不能用哪一种乐趣来代替另外一种乐趣,就像你喜欢吃生煎包,也喜欢吃冰激凌,你不能说哪个让你更清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认为,用喝咖啡的时间花在写作上这是对兴趣最好的反映。实际上,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更多的是体现出被动的东西。你就把写作当做喝咖啡,把写作当做和看电影一样乐趣的东西,那么这种状态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了这样的兴趣,那么可能写作就不再是一个负担。当你不把写作当做一个负担的时候,那么你的思维才能够活跃,你才能够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我非常强调这一点:你写的东西先让自己满意。

 

 

关于模仿

 

关于论文写作和模仿之间的关系,我是觉得它们之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些人觉得模仿,我这里主要是指的模仿别人写作的思路、结构、包括文风等等。当然,模仿的对象,我们说,总是希望有一个榜样或者是一些榜样。那么选择的对象往往可能是这个领域里面一些比较有名望的或者说是一些新生力量,那么他们的文章或者是发表在国内期刊上面的一些比较好的期刊上面的文章,他们的写作思路、结构和文风等等。

 

基本上,不管你处于怎么样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的状态,我觉得对我们写作而言终其一生都其实处在一个不断模仿、不断模仿的状态,包括我现在依然在模仿,其实我现在水平也有限。但是我们以200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他是一个心理学家,但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像他这样一位学者,他在他的自传中也谈到了,即便是这样一种身份,他其实一直处在不断模仿别人写作思路,尤其是他认为这个思路是好的,是有价值的这样子的一种状态之中。

 

我觉得自己的这种状态持续了很多年,从我第一天开始尝试写东西,我们老师就对我说,去看看别人的文章的时候。我一开始也没有把这当做一回事,把这个当做一个自己琢磨的过程,但是我越来越发现:模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事情,模仿这个问题永远都绕不过去。

 

假设你在投稿的过程中,你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模仿对象,不管是你写作的过程,就是说你要投一个杂志,那么这个杂志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文章,以及某一个领域里面的文章,都是要找一些典范性的文章,模仿它的结构、思路包括怎样引出一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重要。

 

尤其我想特别重点介绍的是,不管是哪种学科,它其实肯定都会有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期刊,比如我们国内的期刊来讲,就是各个学科中CSSCI排名前十的期刊,我想这些期刊里的文章相对而言还是有些保证。在国外的话就是说,人文社科主要是SSCI、SCI或者A&HCI期刊,然后你去找各自学科里面,归属到被期刊收录的文章,当然还有很多办得比较好的期刊可以供大家来选择,来模仿。

 

我重点想讲一个,比如说标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很多我们投稿比较有经验的群友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是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我们不涉及到这个社会的阴暗面的东西。很多人也曾经说过:投稿嘛,无非这样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从投过去到发表一字不改;另外一种是从投过去到退稿,石沉大海,没有下文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能够做好的,应该是可以把它做好。

 

标题在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期刊中,它比较流行或者在最近一段时间比较流行的标题形态,那你要去考察一些。比如说字数,我们一般认为你不能超过25个字,甚至20个字,但是你可以有副标题。但是如果你要涉及投稿,你就要关注,这个杂志最近五年副标题流行的多不多,那么你这个副标题是否有必要等等。

 

比如说我们看国外的期刊,经常会有一种写法:前面一个头,中间冒号,然后后面from ...或to...。这种标题很流行,在国内外很多的社科期刊,尤其是国外的期刊。国内为什么也有这种风格呢?你会发现实际上国内这种风格的期刊实际上是从国外沿袭过来的。而且你会发现这种沿袭的风格比较符合我们现在中文的语言习惯:从……到……,然后后面或者前面是冒号,其实这种风格是有出处的。这种风格的出处,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称作莎士比亚的风格,他的书中最经典的《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等等,像这样子的风格我认为是可以模仿的,因为它是一种主流形态。也就是说,如果你以这样的标题呈现你的文章,审稿人或者编辑在看的时候会对你留下第一印象。

 

我是学心理学的,我认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他后续会不会来花时间来再看,或仔细地看你的文章。所以,标题如何吸引眼球,我觉得今天讲的这个东西似乎在走歪路,或者说是旁门左道的东西,但其实这个东西还是很重要的。国外的学者也是这样子的。其实大家有兴趣看下《Nature》或者《Science》的文章的话,你会发现很多题目还是很有趣的,不像我们中文的很多期刊的题目很多都是大便干燥,在我看来。

 

那么关于怎么样做研究,总体上兴趣和模仿这些问题,我其实可以推荐给大家一些书,有心的话可以在亚马逊上搜一搜,就是关于怎么样做人文社科的研究,其实有很多的书,买来看看都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做心理学研究,我觉得有一本薄薄的,去年看过,就是教我们怎么做研究:《心理学家使用指南》,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觉得翻译质量也还可以。大家也可以看一看,因为这样的书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写这本书的人首先是一位研究者。我想说为什么现在的很多教材价值不大呢,主要的是因为写的人本身不做研究,或者说研究水平很低,那怎么可能写出来的东西对别的做研究的人有帮助呢?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方面:文献查找

 

 

文献查找,我把它叫做问题域意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想到一个研究主题,你想去确认一下它有没有做的必要。那么文献查找和问题域意识就很重要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是涉及到这样一个意识,查文献,我觉得很多人,只要你是在好一点的大学本科念过或者你有亲身经历的同学或者群友、老师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基本的检索都应该会操作。但是,我觉得,文献的查找其实和你个人的知识积累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我的意思是说:同样一个东西,如果让一个有知识积累的人,这个知识积累可以是比较宽泛,也可以是比较专门的知识积累的人来检索,和一个新手来检索,那么这个检索出来的东西和质量是不一样的。

 

我有一个最深刻的体现,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写一篇东西,是关于“后悔的情绪体验”(regret),这样一个情绪体验,这样一个研究主题,我最初的一个感受是,如果按照我们心理学的教科书,肯定会认为它是在情绪的研究主题下去寻找,可能不学心理学的群友应该也能感受到,后悔嘛,是一种情绪。我在中文期刊网里检索时,似乎没有什么相关的资料。但是后来我发现在我们的教科书里也找不到这样一块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后悔”这一块东西。怎么回事?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领域”的话题。

 

在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我们怎样更快的把自己要做的研究主题确认到,这是哪一个学科,我们一般不会有误解。但是这个学科的哪一个领域,这就要费一番周折了,有的时候,这就不那么容易判断。因为现在的学科发展,特别是大家如果了解国外的学科领域,一方面越来越细化,一方面越来越交叉和综合。在这种情况下,要判断这个研究主题究竟是落在那个问题领域里面,也就是问题域。这个问题的领域有时候是学科交叉,这就显得很重要。

 

所以,我后来发现,在情绪研究里面很少涉及后悔,但是在决策的心理学研究里,这又涉及到卡尼曼的研究了,在卡尼曼的研究里,在决策,甚至是行为经济学领域会发现“regret”这个研究主题,那这个资料是海量的,这个文献太多了,如果你纯粹进了这个文献里面,几年也看不完,但是它毕竟帮助你把这个问题确定下来了。主流的文献、最重要的文献应该是在这里面,然后,以此作为切入点、脚手架再去寻找相关文献,可能就会来的比较的好。

 

所以在文献查找之初,文献太少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文献太少并不意味着这个研究就没有人做过。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是:你检索文献的方式是否准确,你检索文献的能力是否足够。我觉得这个都要考虑进来。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在审稿,或帮老板看一些课题,我们老板也给我提醒过:凡是文献综述部分,描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或者说某一个研究主题它的研究现状的时候,如果有人胆敢说,这个主题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或者国内外很少有相关的研究。国内我觉得有可能,但是当你这个样子评价国外研究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认为这篇文章到了该枪毙的地步了。

 

为什么?我可以这样子说,按照目前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外研究的源远流长的问题思想史的源流,基本上和你的价值判断不符合;第二是学科发展一日千里的发展现状和你的判断不符合。这两个不符合决定你的研究,至少决定你的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行,而文献综述部分不行,那后面的东西也就不行了。你都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自然也不知道你的这个研究该往哪里走,是否有价值等等这些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自搞笑诺贝尔奖,这个还是很值得看的。这样子的一个主题都有人做过,搞笑诺贝尔奖,我只想讲和研究主题相关的话题,它里面涉及到这样一个研究(具体的信息大家可以去核对),我只是讲个大概的意境:

 

它是说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六个国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就是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些接受人工呼吸被施救的对象中(比如说落水等其他的一些问题导致这些个体要做心肺复苏,心肺呼吸的主要方式就是要做人工呼吸),那些年轻的女性,没有被抢救过来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一些年长的男性。这个现象解释不了,研究者一开始不知道怎样解释,但是有人却发现了这里面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并且以此作为主题,去调查那些曾经在这六个国家里面实施过人工呼吸的医务工作者,主要是一些外科医生。

 

于是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外科医生中,绝大部分的都是男性。这些男性年富力强,并且是在某个阶段的男性(现在发现很多妇产科医生很多也是男性,而人工呼吸是需要一些体力的)。那么,研究者就把这两个现象可能发生的关联,比如说男性的医护人员在施救异性的年轻女性的时候(人工呼吸两个标准:一是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一个是胸部的按压),这两个因素,显然如果你的施救对象是女性的话,这样的一个生理的特征它会妨碍男性医护人员进行施救。换句话说,如果他的施救对象是年轻的女性,他就会走神,而这种走神往往会导致他的施救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的是那些年轻女性的死亡。

 

当然反过头来说那些男性为什么没有问题,我想当我们人工呼吸一个老头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同性的老头时,我想你是不会有什么杂念吧?除非你是一个gay。我为什么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这样的研究主题都会有人做。这个研究发表在综合医学类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面,在我们看来这简直不可想象。它的标题更有意思,好像是《人工呼吸过程中怎么样避免对异性的年轻女性产生性幻想》。

 

举这个例子是想提醒各位群友,在国外,特别是现在与国外研究越来越接轨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这样判断,绝大部分是你想到的别人也都能想的到,而且别人的想法往往比你细致具体,更具操作性,或者你偶尔不留心一下,这个研究已经发表出来了。

 

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文献查找、问题域意识。

 

 

 

第三方面:学科交叉视野

 

 

生物学上讲有杂交的优势,我觉得这个应该和我们讲的写作、写作思路的调整很有关系。总体上一个学科交叉的视野是比较容易写出一些新意来。这里面,大家可以了解下各种各样的学科交叉,各种各样冠以“某某学”的那种方式。现在比如我们的人文社科领域会涉及到与神经科学的结合,我们把它叫做神经伦理学、神经管理学、神经法学,都是用神经科学的仪器设备、手段、方法来检验传统的人文社科的研究主题。我所在的博士后流动站里面也有很多人尝试在做包括这种理论思辨和这种实证研究。

 

那么就会发现,至少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这些研究一开始在国内的期刊投稿的时候还是具有一定小小的优势,那么到了一定阶段你考虑再继续深入下去还是有一定难度。而且在国外期刊的投稿写作过程中,这种方式就不是特别的适合。因为这在人家那里是一个常识,或者是已经被接受的领域,你的研究没有新的实质性的贡献。那么我觉得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在国内,我觉得有的时候,作为一个技术角度来讲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借鉴的价值。

 

其实,现在的很多研究,它自然而然它提供的是学科交叉的一个视角。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讲的第四个问题。

 

 

(未完待续……)

 

——END——

 

 

 

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

加入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想成为学术链科研联盟的一员,获得自身的提高;或者,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科研新手快速成长,加入学术链科研联盟联合创始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立马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