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依附,要么离开:我是怎样完成博士论文的(三)
作者:老踏
图文排版:西十二
【老踏编者按】
我知道,每个希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我当年,写作过程持续了9个月,期间:女儿从16个月那么大,茁壮成长到了两周岁;承担一年55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迎来和送走了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导师那边还有纷至沓来的各色科研工作任务。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你一定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对吗?
还记得你写作博士论文时的经历吗?是不是也一样苦不堪言却又斗志昂扬?与此相关,都发生了哪些好玩的和不好玩的事情?欢迎把你的经历写出来,给我们投稿,投稿信箱为tarenerxing@163.com。原创首发文章一经录用,我们会给作者奉上稿酬哦。
在学位论文正文的初稿告一段落、已经上交学院进行论文查重的当口,该把这个事情再写一下,为这个所谓的“闲语碎谈”系列划上一个句号。否则,过两天又要开始修改论文了,还有好多事情在等着我去完成呢,就不知道这些内容会拖到什么时候才能成文了。
首先,用了7周的时间,总算是把第三章的后半部分给拿了下来。这个第三章写得速度之慢、时间之久,创造了我个人的极限记录。没有最慢,只有更慢,呵呵。而且这个第三章还是在对原来预想的框架进行了最大程度地压缩和删减之后,才得以完成的。总之,它几乎成了我的耻辱。
现在回过头分析下原因呢,一个是事情很多,又要上课又要教育部本科评估,分身乏术。再一个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经历了一次不长不短的“心理疲劳期”——有时整整一个星期下来,看到论文就想吐;有时虽然强迫自己坐下来写,一天才写出200个字。后来评估的事情终于结束了,经过心态的调整,到了十二月初的时候吧,终于把这个疲劳期给熬过去了。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当我彻底放开自己、不再强迫自己去写论文的时候,这论文反而写得顺当了。
记得自己当时很长时间纠结一个事情:评估专家找一线的青年教师座谈,全校20多个学院、400多个青年教师,只找12个人座谈,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居然都会落到我的头上。而且太多迹象表明,我们到会的这12个人绝对不是以抽签的方式产生的,而是领导有意安排的——否则这件事都可以荣登“世界十大惊人巧合事件”的榜首了。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学校非要把这种“政治任务”伪装成偶然事件,以给评估专家制造出来一种“我们学院的青年教师个个优秀”的假象。于是,我们12个人,虽然每个人心知肚明,却要配合学校集体上演一场“赞歌秀”。
于是,体制的力量再次得以彰显——当年我去读博士是写了深刻的书面检查,在我们学院大会上通报批评之后才得以成行的,我在我们学院明显是“戴罪之身”、边缘人一个,可一旦学院需要我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就必须得上,而且还不能说学院半个不好。记得在座谈会上,我声情并茂地夸赞自己的学校和所在学院,我做得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可我内心深处的感受呢,哎,可想而知。
在一些特定的时刻里,体制是一种异化人性的力量,我们被它驱使着,没有任何挣扎与抗拒。而在这一过程之中,你是心甘情愿还是情非所愿,根本无关痛痒。依附于体制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也是我们的生存法则。如果体制需要的只是千人一面,那你就必须剔除你的个性,要不,你将被体制剔除。就这么简单。
……
扯得远了啊,往回说。总之,终于是把第三章搞定了,3.6万字。之后,从第28周到第31周,用了4周的时间,赶在大年除夕夜之前,把第四章写了出来,3.4万字。这章内容进展较为顺利,框架稍有调整,增加了一些内容,自我感觉不怎么出彩,但是好在也没有什么硬伤。期间,导师交代了一个任务,好在不算很麻烦,很快交工了;一月初的时候,应邀给一个函授站的学员上了一天课,赚了几百块钱(三百还是四百来着?),买了一堆巧克力,回家了。
打算过年只休息个4-5天就继续开工的,可事实上,却不得不持续休息到了大年初八(还是初九?)。而且说是休息,整天也是疲于应对——除夕夜、初一、初五,爸爸妈妈和弟弟都是在我家过的,初二初三回媳妇的娘家,初四好歹算是休息了一天,在家里照看女儿。初六初七初八,也一天没闲着,只是把吃喝玩乐的场所改在了饭店和KTV,感觉比每天写论文还要辛苦。
随后,就开始为申报那个国家社科的青年基金项目犯难,整天构思构思构思,翻看数量惊人、形态各异的各种文献寻找灵感,又把学位论文写作的事情放在了一边,直到2月9号——这一天,把项目申请书交给科研处了,申报课题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于是,伴随着每天对于项目中标的憧憬和期待,开始了论文最后一章的写作。
16天的时间,第五章搞定,3.1万字。记得一个过来人谈到学位论文的写作,说是越到后来效率越高,还真是这样。平均每天2000字,而且自认为质量不错,每到迂回之处,总能拨云见日。之后就剩下个结语了,4000字的篇幅,写了5天。原因主要在于不知道怎样收笔——既要概括全局,又不能写成论文摘要,而且还得留有余地,弄成一个开放式(起码是半开放)的结尾。最后敲定写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的基本结论、各主要构成方面与本文主旨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本文的讨论框架与研究前景。
结语写完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对于结语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于整篇论文的回顾与梳理,在这一过程之中,自然也发现了很多论文中存在的纰漏。有些头痛,但知道这些问题是必须要改的。好在这个时候磊磊又来了消息,说是上交初稿的期限还可以再宽限几日的。于是,进入三月之后这几天,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篇幅不算很大,效率又很高,终于有惊无险,赶在5号提交论文正文之前,做完了这项工作。
这两天,把摘要、参考文献和目录基本敲定了,后记不知道如何下笔,缓一缓再说也不迟。对于自己论文的查重结果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这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下功夫最多的一次写作了,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惟一的担心来自于自引文献的比重——文中很多内容来自于近年来自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近期发表的两篇CSSCI论文,一篇已经见刊,另一篇这个月10号就要出来,毋庸讳言,它们也是从学位论文中“拆”出来的内容。
……
值得记录的,还能想起来的,基本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哦,教育部项目的经费一直没有消息,有点闹心。下一步呢,论文应该不会再做大的调整了,除非导师有非常严厉的要求;自己的那些野心和梦想,也要抓紧时间付诸实施。希望自己一路走好吧,做好自己该做的,其他的问题,交给命运去安排。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如果你愿意打赏,那是我的荣幸,也是你的荣耀——你是知识付费时代的弄潮儿,你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内容生产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注:原文写于2012年3月8号,标题为“学位论文写作的闲语碎谈:从第21周到第36.5周”。
完。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