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有没有搞错,没有技术含量,咋期待论文的发表啊?

作者:老踏

图文编辑:西十二

 

我知道,从投稿成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也要开始兴奋而又惆怅的期待了,期待这篇让你搜肠刮肚、废寝忘食、肝肠寸断、自怨自艾的论文,可以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发表在那个让你朝思暮想、魂不守舍、心驰神往、欲罢不能的期刊上。对呀对呀,我就是知道啊。因为现在正在期待论文可以发表的你,就是当年的我啊。我们是一样一样滴,都是这么过来的啊。

 

好,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投稿这件事呢,就和我们当年第一次约会时的情况是一样一样滴。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很重要,都令人期待并且兴奋,而事情的发展前景呢又非常不确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据说这个时候,人会陷入到一种情绪状态,焦虑。也许这就是期待的副作用吧。

 

现在这篇文章就是要给大家提示一下,帮助大家在忍受期待副作用的同时,做好期待之外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怎样正确期待学术论文的公开发表?

 

我设置了7个关键问题,让我们一边分析一边回答。

 

001投稿之后,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什么?

 

可能的答案是:

什么也不做,葛优躺就最完美,累死宝宝了;

抓紧时间写下一篇论文(工作狂人哈,太狠了……);

嗨皮,我要好好发泄一下,写作实在太苦闷了(这一点我深深懂得。记得当年,每每投稿出去之后,我总要去路边烧烤摊去点几串烤鱿鱼,往死里加辣酱那种);

……

 

其实这些都没错,论文写作是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就是要伴随着太多的痛苦,好好休息一下不过分。只是别忘记,投稿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记录下投稿论文的题目、目标期刊的名称和投稿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给自己提供一个“备忘”,方便我们在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之后知道已经投稿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了。别以为我在开玩笑,没有备忘,我们真的很容易忘记这一点,进而影响我们后续行动(包括了解审稿进程、转投他刊等等)的跟进。

 

002 投稿之后没有收到回复,应该怎么办? 

 

我们把问题按时间长短分解一下:

电子信箱/在线投稿一周之后,没有收到回复(无论人工还是自动),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在确认投稿信箱准确无误/投稿状态是“完成”“审稿中”的前提下,静心等待就好。

电子信箱/在线投稿一个月之后,没有收到回复(无论人工还是自动),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想撤稿,否则,静心等待就好。

电子信箱/在线投稿三个月之后,没有收到回复(无论人工还是自动),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除非期刊投稿须知明确注明审稿时间在三个月以上(比如,印象中《四川大学学报》《烟台大学学报》的投稿须知里明确说明审稿时间是四个月),否则,改投他刊。

 

其实我的想法是这样,在等待投稿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儿:在编辑和我们联系之前,请确保自己忘记这件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而言,在我们还是一个小人物的时候,我们既不是有牛人推荐的投稿,又不是期刊编辑的约稿。在这种情况下,期刊编辑是不会因为我们的询问、询问和询问而让论文提前通过初筛进入审稿流程的,论文的外审和终审进程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催促、催促和催促而加快,审稿的最终结论无论是退稿、返修还是直接刊用,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询问和催促而发生什么实质性改变。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苦为难编辑,和编辑相爱相杀呢?

 

003 在改投其他期刊之前,需要做什么? 

 

好吧,悲催的事情就这么到来了:转眼三个月已经过去了(这时候你就知道001中“备忘”的重要性了),没有得到回复。怎么办?当然是要改投其他期刊。那么在改投其他期刊之前需要做什么吗?我的建议是:

 

去学术文献数据库检索一下近期又有哪些期刊发表了与我们投稿论文选题高度相关的论文,把这样的期刊锁定为我们改投的目标期刊——一般而言,一个发表过某一选题论文的期刊会对这个选题更为敏感,至少比一个从未发表过此类选题论文的期刊更为敏感。

 

改投之前,再把论文认真修改完善一下,适当添加最新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删减次优文献的引用,确信这篇论文已经不可能比现在写得更好了。而且我建议大家在添加的参考文献条目之中,有意识地将改投目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添加进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目标期刊的编辑会因此获得存在感,自然也会增加对我们投稿论文的好感。

 

004 期刊编辑发来了论文修改意见,应该怎么做?

 

其实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投稿的论文不必修改就可以直接发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概率正在变小。现在返修论文已经变得常态化了,我们要在心理上接受这一点,接受自己的论文要经过修改,甚至要经过几次修改才可以发表的事实。那么,收到修改意见之后,应该怎么做呢?

 

无论是何种方式收到的修改意见,第一时间表示感谢,同时表明一定会认真修改的态度和立场。然后,在修改截止日期到来之前的一天之内返回修改稿,不必过早也不要太晚。太早了给人的感觉是敷衍了事,不重视、不认真;拖延给人的感觉是缺乏诚信,不守时、不靠谱。所以,截止日期到来之前的一天之内,是最好的。

 

而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情才是重点:问自己,为了能在这个期刊上发表论文,我的底线在哪里?就是说,为了发表,你能容忍你的论文变成什么样子?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为了得到在下一届巴黎时装周上走秀的机会,你愿意付出的代价是做个双眼皮手术、隆胸手术还是……变性手术?

 

我的建议是:内容框架微调、格式规范修改、压缩论文篇幅四分之一以内的,严格遵循,做到完美。核心观点修改、论文框架推倒重建、压缩论文篇幅超过四分之一时,问自己:目标期刊是否值得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答案若是肯定,那就努力修改;如果是否定的,那就放弃修改,声明撤稿。对,你没看错,就是可以撤稿的啊,这是我们的权利啊。

 

005 收到期刊用稿通知,应该怎么做? 

 

相信这样的时刻我们总会记忆犹新、欢呼雀跃——哇塞,太棒了!太酷了!太爽了!我要让前女友、现女友和后女友都知道我的成就!耶……而我们记忆犹新、欢呼雀跃的程度,和期刊的层次级别成正比。

 

是的,我们确实应该快乐。但前提是,我们得为真相快乐,不能被蒙骗。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前女友、现女友和后女友之前,先去核实一下用稿通知来源的真实性。越是收费期刊,越要核实;收费越高,核实力度越大。

 

应该怎样核实用稿通知的真假呢?方法有很多。看看通知我们论文被录用的电话号码是不是期刊官网上公布的编辑部电话,查一下给我们发来用稿通知的信箱是不是期刊编辑部的官方信箱,尤其是要查一下让我们汇款的地址和银行账号是不是期刊编辑部的地址和期刊主办单位的银行账号。如果还是心存疑虑,直接打电话到期刊编辑部咨询一下就好。

 

我就曾经收到过从《江汉论坛》编辑部信箱发来的用稿通知,在欢呼雀跃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终于发现事情好像哪里不对头——因为之前隐隐听说这个期刊是不收版面费的,可在这个用稿通知里我赫然看到了需要在某个时间之前把版面费汇款到某某的信息。于是我找到《江汉论坛》的编辑部电话打过去询问,果不其然,编辑部方面说我们从来不收费。

 

在确信用稿通知真实之后,请再次确认一下目标期刊的级别、学科方向以及印刷质量是否符合你的发表预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撤稿——是的,用稿通知只是邀约,需要我们进行承诺,期刊和我们之间的合同关系才能确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依然有权说“NO”。当然这也是我们从法律意义上说“NO”的最后一次机会。

 

006 向编辑部支付版面费时,应该怎么做? 

 

再次核实邮局汇款地址和银行转账账号信息的真实性,汇款/转账金额越高,核实力度越大;邮局汇款地址不是编辑部,或者银行转账账号是个人账号时,也要高度警惕,务必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注意,当编辑让我们向他/她的个人微信或支付宝账号转账的时候,那基本可以判定这位“编辑”是假的,或者就是编辑在向我们索贿。

 

接下来,在汇款/转账的附言中注明自己的姓名、论文题目和用途等关键信息,留好回执。支付完成之后,记得通知编辑版面费已汇出,请对方留意查收。

 

 

007 拿到样刊和稿费之后,应该怎么做?

 

哈哈,终于大功告成,太不容易了,不仅拿到了样刊,居然还有几百块的稿酬呢,实在太棒了,应该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前女友、现女友和后女友……好吧,怎么庆祝都不过分,也在情理之中,但最好在第一时间向编辑表达你的感激之情,感谢编辑老师在论文审理和发表过程中给予的各种帮助(哪怕帮助不大),以及对论文修改提供的宝贵建议(不宝贵也说宝贵),然后表明自己会继续支持编辑工作的坚定立场,承诺以后写出高质量(和期刊质量相匹配)论文一定会继续向这个期刊投稿。

 

其实投稿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甚至过程更加重要。因为结果只是我们有了一个学术产出,发表了一篇论文,而这个过程却会让我们结识期刊编辑,并且让我们和编辑建立起了一种合作共赢关系。维护好这种关系,让这种关系可持续发展,其实也就等于帮我们自己赢得了学术成长的未来。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

加入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想成为学术链科研联盟的一员,获得自身的提高;或者,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科研新手快速成长,加入学术链科研联盟联合创始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立马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