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二,我骄傲: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和CSSCI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作者:吴明涛

图文编辑:西十二

 

 

老踏编者按

 

前段时间公号这边推送我是怎样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文章的(附原文)的时候,有个妹子站出来说这有啥,我师弟都在这上面发了两篇文章了哈,而且还有好几篇CSSCI论文balabalabala……我一听立刻怒了,这分明是来砸场子的嘛!岂有此理!!叔可忍叔叔的哥哥不可忍!!!说时迟那时快,我以猛虎下山之势冲过去讨好阿谀奉承谄媚她,希望能得到她师弟的联系方式。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讨厌。

 

我想说的是:文章作者还只是一个研究生二年级的小伙子啊,在学术成长的起步阶段就能有如此通透达观的科研悟道实属难得,也正是基于这种悟道,科研成果显著也就并不意外了。要知道人和汽车一样都是从内部驾驭的,而明涛的本领在于,他可以用F1赛车手的车技,驾轻就熟地掌控文字、思想和逻辑,去他想去的地方——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拥有得到它的全部智慧和勇气。

 

 

 

 

 

 

努力越纯粹,获得越丰富

 

 

 

 

其实,我就是一个平凡的硕士研究生,身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光环。但我还是就我的平凡经历谈一下我的写作心得,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001 摆正心态,回归学习活动本身。

 

我们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写得目的是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同学觉得写篇论文出来的直接目的当然是希望它发表到核心期刊甚至权威期刊上。没错,每个人都会这么希望。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变得功利化,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想方设法地发文章。为了先保证自己奖学金拿到手,核心期刊如果比较难发,那就花钱随便搞几篇普刊再说。又或者干脆找别人代写、花更高价钱买篇核心期刊。

 

其实,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与心交流的过程,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它一定是你想要写的东西,而不是任务安排给你逼迫你写的,更不是你为之炫耀的资本。它就是纯粹的写作,并没有什么其他功利性目的。而没有功利性目的的写作更容易出成果,更容易出彩。反而这样才会实现你一切想要的“功利”。

 

 

002 真心投入,学会把握努力本质。

 

我们前期的大量阅读都是无用的,但最终是有用的,关键是我们是否真心对待它。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过程,是我们付出努力使它成为与我们的存在相统一的过程。努力必须反应真心且保持纯粹,不能惨有杂质,有杂质的努力会适得其反。我们有时只顾着去努力,却忘记了努力的本质。我们写文章是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

 

不要在还没有阅读积累以及理论积淀的时候,就逼着自己或者很急躁的想要快速获得成果。只管努力,无闻西东,不要问我会获得什么,而要问我学到了什么。哪怕仅仅只是一点小感悟,那都是你努力的成果。我们要回望初心,体验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至于文章能不能发表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了。切记不能使努力变成了挖空心思的求取,甚至成为了反过来控制你生活的锁链。

 

 

003 探索方法,找寻文章构思路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读书也读了,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写。姑且排除读书的有效性问题,不得不说论文还有技巧和方法的渗入。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就是成功道路的上半程,一个有逻辑又有美感的话语体系则是成功道路的下半程。题目一定要新颖,要与自身实际相切合,要融入生命体验。自己都感觉没有意思的题目很难把它再写下去。

 

我们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发现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朋友圈这一晒图、晒心情的虚拟场域是不是让我们想到了青年晒文化的多元价值呢?我们又是不是可以对其研究点什么?到生活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与自身亲近的论文关注点,可以说是构思文章题目的有效方法。

 

另外,论文整体框架的建立是重中之重,要精耕细作。每个标题的构思需要高度凝练,精准概括,而绝不能搞大概、差不多就好。有时想标题就要花费我们很长时间,但这是值得的。想标题的过程还要边想边回归以前看过的文章中去找灵感,因为有些东西就是历久弥新。千万不要觉得看过的文章就不想在看了,因为创新点和突破口往往潜藏在你过去的记忆中,而它只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去唤醒。

 

 

004 正视结果,讲好自我创作故事。

 

有时不是努力没有用,而是时机还未到。学术研究一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该做的事情,讲好属于我们的创作故事。也许刚开始我们的文章被拒绝,没有得到杂志社编辑的认可。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自我否定的借口,相反这是一次又一次的契机。

 

你需要反复对照别人的论文和自己论文的差别,看看差距究竟在哪里。因为这是时间在考验你的耐心和毅力,它相信你一定还有更大的潜能需要激发。所以,我们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不断地去读出自己的文章,心中默想自己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找出文章话语表达的缺憾。要懂得自我欣赏自己的文章,也要学会带着批判性的视角理性审视自己的文章。要知道这就是赋予文章以自我个性特色的过程,也许我们的文章就差了那么一点我们自己的思想。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如果你愿意打赏,那是我的荣幸,也是你的荣耀——你是知识付费时代的弄潮儿,你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内容生产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简介

 

吴明涛: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

 

 

加入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想成为学术链科研联盟的一员,获得自身的提高;或者,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科研新手快速成长,加入学术链科研联盟联合创始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立马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