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结构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附分析样本

 

 

 

作者:老踏

图文编辑:月如洗

 

 

学术论文有三种最基本的组织结构,你都知道吗?

“总分总”结构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附分析样本

“三段论”结构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附分析样本

 

正如大家在前面几篇文章中了解到的那样,我们把学术论文正文的组织结构分为三种,分别是总分总结构、三段论结构和并列式结构。这篇文章中,我们要一起聊聊“并列式”结构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之后给出分析样本,供大家揣摩体会。

 

所谓“并列式”结构,是指正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围绕论文核心议题,从多个相互并列的层面展开论述的写作组织结构。处于并列关系之中的这些部分,彼此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联,这也意味着这些相互并列的部分谁排在前面,谁写在后面,其实是关系不大的。重点只是在于,每个部分都是在支撑着论文的核心议题。

 

处于并列关系之中的这些部分的内部,一般又是围绕着一个可以支撑论文核心议题的分论点来展开的论证过程的。也就是分论点1+论据1+论证1,然后是分论点2+论据2+论证2,以此类推。等几个分论点都阐述完毕了,有的文章会做一个简短的总结,有的则不做总结直接结束。

 

这种结构的论文看起来有点像学术散文、随笔或者漫谈,但是属于“形散而神不散”,各个分论点及其论证过程还是足以支撑起论文的核心议题的。以我的观察,以“并列式”结构组织正文写作的论文其实并不算多见,但是印象中是越把这种结构用到极致的,往往拥有越高的引用频次,作者也往往越是某一研究领域中的大咖。

 

因为我见过一篇有关道德信仰问题的,用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论文,这篇论文只有一个论文题目,内容部分甚至连标题都省略了,就只有一二三四,然后正文里面的每个分论部分前面是用阿拉伯数字的1234连续编号的,这该算是非常罕见的论文结构形式了。

 

 

 

怎么样,是不是有脑洞大开的感觉?我觉得越把这种结构用到极致就拥有越高引用频次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巧合——敢于采用这种结构来组织论文写作其实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能力的,而且这类文章能够顺利通过学术期刊的初审外审和终审,也往往是得益于论文作者的学界口碑和影响力。

 

好,下面我们还是找两篇拥有这种“并列式”组织结构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分析样本之一:

 

 

 

分析样本之二: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何种方式来组织论文的结构,其实说起来是服从和服务于论文的内容的。就是说,怎样的组织结构最能展现论文的研究内容,表达核心议题和呈现研究结论,那么我们就选择哪种组织结构。

 

而且,我们这里所做的理想类型的分析,是用归纳的、抽象的、大而化之的思维方式来做的,它的缺点是忽略了太多具体的、特殊的和真实世界的样子。所以我不希望大家照本宣科、刻舟求剑,囿于这些组织结构的框架中。我们应该综合运用,活学活用。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来理解论文的组织结构,是更合适的方式。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助力你的学术成长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也会非常感谢你。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答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

加入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想成为学术链科研联盟的一员,获得自身的提高;或者,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科研新手快速成长,加入学术链科研联盟联合创始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立马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