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山路18弯,你在哪道弯:基于37家教育类C刊的分析
文 | 笔途
编辑 | 月如洗
老踏编者按:
本文是第四期中文社科论文写作私训营中导师分享讲座的原始内容,经主讲人笔途老师的授权,今天我把这个文稿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的论文写作与投稿有所帮助。
借着这个机会,我也把笔途老师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哈。说起来,笔途老师可是我们社科科研工作交流QQ群里的资深元老了,这不,前段时间他还有感而发,写了篇纪念我们在QQ群里共度往日时光的文章《我们年轻时混过的那些科研QQ群,后来怎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一一浮现。笔途老师学术成长速度惊人,简直就是坐着火箭往前冲,短短几年,就晋升为双一流高校的副教授,在全国顶级学府读博士,高质量论文那是一篇一篇接一篇嗖嗖嗖……辣眼睛、呛鼻子、震耳朵,噢耶。
我想,正是由于有了笔途老师们的鼎力支持,我们的科研团队才会越做越大,我们和科研小伙伴们一起成长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您在论文写作/项目申报方面有所成绩,有经验技巧,有时间精力而且又愿意分享,请添加微信号 laota0303 与我联系,添加老踏个人微信时请注明“私训导师”字样哦!尤其欢迎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统计学、马列科社、思政和艺术学等学科背景的老师加入我们,让我们和学员们相伴成长,让我们共同奋战!
期待,你的到来!
正文: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谢谢老踏科研团队提供的平台,感谢各位小伙伴们,感谢所有为这个训练营努力的老师和同学。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不是踏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作者,每一次投稿都要去努力争取,都要付出很多。在这个身份就是影响力的时代,普通的作者只有不断努力,绕过一道又一道弯,才能到达目的地。
为什么要如此说呢?如果你是领域内的大咖,付出的可能要少许多。你只要去一些重要的论坛发言,你的发言就会被整理成文字,然后会有多家期刊争相刊出你的发言,而且他们文章的刊出的等待周期只有一两个月。
当然,大咖们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走到这种境界的,他们肯定走过了山路360个弯。我们不必去挑剔,我们唯有仰视。
相对于这些大咖,我想我们只是走过了山路18个弯。弯弯都是辛苦,弯弯都是爬坡。所以才会感觉到写作和投稿,是如此的辛苦。连踏神在我们的开营仪式上都这么感叹。
所以,我能给大家分享的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感受。因为,既然不是大咖,也不是“踏神”,那么在投稿中,不仅有成功,也有无数次的失败。给大家分享的,不仅有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失败的经验。
哦,突然意识到,“我不是踏神”这句话,我说出来,跟老踏说出来,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啊,哈哈。
一、认识核心期刊,从小白到讲师
想当初,试着撰写论文并在期刊上发表,对于期刊的认知,真是“小白中的小白”。对于期刊上的标识“中文核心期刊(遴选)”都无法知道其含义,竟然拿着去咨询别人:“这是不是核心期刊”?
但是,今天,我竟然突然有了信心给大家分享这么一个题目。我俨然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司机、老讲师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现在这37家教育类的CSSCI期刊,在我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它们的用稿偏向、行文风格、出版周期、投稿路径……在我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基本画像。因为,这么多年来,我通过翻阅它们的杂志、浏览它们的网站、下载它们的文章太多了。而且,我还是一个记忆力比较差的人。
所以,当学员们问,我的文章往哪家期刊投的问题时,我的看法就是,你写的太少、投的太少、关注的太少、用心的太少了。就好比,你还不熟悉自家门前的道路。
所以,当你们了解了每家期刊的基本情况之后。当你写出来一篇文章,你就会知道,我的文章往哪家期刊投合适,哪家期刊的用稿概率大。
事实上,一家期刊一旦用了你的稿子,它就有可能用你第二次、第三次。我对这种情况的推测是,你遇到了对的审稿人和对的杂志社编辑,你们的领域比较接近,而且能够互相欣赏。但能发现这种现象,你最多可能需要将37家刊物全投一遍,才能遇到这些志趣相投的人。也就是,你得有大量的投稿尝试。
这个过程,就是我说的,“从小白到讲师的蜕变过程”。
二、胜算几何——命中概率统计的启示
先来看一组总体的数据。37家C刊,我投过其中26家,大部分都不止一次。目前,已有11家刊物,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的身份刊发过我的论文。投稿命中率,有两家期刊保持在100%。但也有两家期刊,我投稿次数超过10次,但无一命中。一家期刊,投稿12次,到终审3次,通过终审2次。
为什么会有这种悲喜两重天?既有百分百的命中率,也有投稿十几次,无一成功的案例。我后来做了分析。以其中一家期刊为例。这家期刊,其实并不是领域内特别顶尖的C刊,但是它的用稿特征还是很明显的。我投稿的时候,对此认识不到位,任何类型的稿件都投给它。所以,很快就会被退稿。
这样子,大概有10次(我懒得去打开审稿系统核对了,有一段没给它们投了),其中2次进入了它们的三审。这两次稿子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比较符合它们的用稿偏好。遗憾的是,尽管历经波折,又一次外审后,还让我返修了一次,我花了一周来修改文章。但仍然没有被刊用。不过,此两文,随后在其它刊物顺利发表。
当时修改后未能用稿,很是失望。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审稿流程,外审后再修改,然后再拒稿。但后来,我拿这篇文章出去交流,没想到被一家期刊看上。编辑并不认识我,他在会议论文集上看到我的文章,然后通过曲折的渠道找到我,问我论文的情况,鼓励我努力改改。
当然,不是我的文章已经修得足够好。而是这位编辑有修改思路,觉得我这篇文章“朽木可雕”。在他的帮助下,文章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我此生第一次遇到如此友好的编辑,真是人生幸事。
上面提到过,那家期刊,我投了不下10次,无一命中。两篇论文后来成功在其它刊物上发表。事实上,另外几篇论文也陆续在其它C刊刊出。没有一篇落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推测是这样:
1.一些论文自己没有修改到位,审稿人不满意,但审稿人和编辑也提不出具体修改意见,很难进一步处理,故退稿。
例如,我上面举的例子就是如此。后来我感觉自己修改的也不很理想。但后来,另一家刊物的编辑为什么会接受,是他有修改思路。在他的一两句话的点拨下,我的思路被打开,重新修改后,文章结构确实实现了较大提升。这种机遇,不一定会在哪里发生。
2.也可能遇到学术观念上的争论了。
我这样判断,也是有依据的。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对我的核心概念提出了质疑,这是很要命的。但,这个概念,是领域内另一位大牛论证过的。也许,审稿人和这位专家之间存在着观念的分歧,互不相让。当文章到另一家期刊,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甚至可能,我的文章到了原概念提出者的手中了呢?谁知道呢?
3.那就是文章类型和期刊的匹配问题了。
三、成败转换,一篇文章刊出的前世今生
1.灵感闪现
一篇文章的孕育,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的,灵感很难确定会在那里闪现。一位老师告诉我,他做科研,如果半夜里什么时间有想法,也许是做个梦的启发,他就会爬起来,记下来。我对此赞同。
灵感,并不是神秘的东西,它是来自生活中的惬意和逼迫、可能就是我的喜怒哀乐的表达,也来自于广泛地阅读之中。我生活中的独特的酸甜苦辣的体验和我阅读之中的思想和理论擦出的火花,是我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我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惑,让我迷茫、煎熬,无法获得合理的解释。突然那本书告诉我,这种煎熬并不是我的错,而是来源于一种什么什么结构。然后,我对此加以说明、加以论证,找到症结之处。由此,我抛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写出了文章,也理解了我的人生境遇,从此不再过多地苛责自我——显然,这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例如,一次参加会议,一位点评嘉宾提到了一本书,我买回来读。突然思路大开,已经写完两篇文章。
所以,写作的灵感与工作、人生、读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虽然封闭,但也无比精彩的人生。这种过程可能也很痛苦,但一定也是幸福的。如同孕育生命的伟大女性。
2.灵感孕育
当灵感闪现,被我捕捉到,然后就会有目的的下载一些文献,然后筛选一些高质量的文献,上传到手机上。这样,我就可以随时看文献。有一次,在火车上9点上车,我开始看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看下来,4个小时已经过去。那篇文章我印象特别深刻,是篇文学评论,很长。后来据此写了一篇教育学文章。感觉还很不错。
所以,如果说灵感的产生来源于漫无目的的阅读。灵感的孕育则需要有目的的阅读。需要根据写作意向深入挖掘了。这是个精读的过程。阅读过程中,把点滴的想法都随时记下来。以免丢失。然后,把这些断续的想法串起来,逐步去完善、打磨、优化。一篇文章的构思就渐渐清晰起来。
3.开始写作
如果有了较为完整的思路,而且阅读量也比较大,就是准备的比较充足。接下来的写作过程就会特别快。但这个快的前提就是,你有一定的写作功力。这样就可能又快又好地把文章初步写出来。
当然,有时候,为了赶参会时间,思路不完整我也要开始写,给自己定死任务。这样的话,写作过程就会比较痛苦,而且可能会比较绕弯。记得有一次,我就是这样来的。写作过程中,多次更换思路。总共写了2万多字,最后删删减减以15000字左右结束写作。
后来,这篇文章还是比较成功的,已经顺利被录用。而且后来看看,在逼迫自己的情况下,这篇论文竟然写的相当深入。甚至好于提前构思好的论文。
4.投稿之旅
当文章写好后,摘要关键词什么的弄好,我就急不可耐地去投稿了。而没有像有的老师介绍的,说,你要把文章放一放,然后再去修改,多次修改后再去投。后来想想,自己有时候的确太着急了,以至于一位审稿人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做学问,太着急了,不错的论题,但显然没有仔细去打磨,你自己要考虑好,等思想成熟了再去生成理论。
确实太着急了,不过跟审稿人的碰撞也是个前进的过程。
而且我比较懒,我一般在自己论文思想上下功夫,投稿前,不会刻意按照期刊著录格式修改。很多期刊对此并不介意,他们照样会安排审稿。看中我的文章后,我再按照他们的著录规范修订。
5.等待的感受
生活在用稿与拒稿之间。喜怒哀乐随之波动。比较悲惨的人生。
经历过三连拒,也经历过三连中的大起大落。
6.返修的忐忑
看见用稿通知时欢天喜地;想到编辑的敬业精神时,压力重重。但要咬咬牙,多么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对得起编辑的工作和审稿人的肯定。只要你有诚心,期刊就会偏爱你。
四、厚积薄发,投稿的加速运动:
写作与投稿之旅,就像穿越一条常常的漆黑的山洞。开始的时候在里面蜗行摸索,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走出山洞,看到光明。
没关系,不要退缩,一直走下去。
一开始,真的很艰难。但是,如果你见到了第一丝亮光,也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力真正投中一篇稿件之后。就应该意识到,新的阶段来临了。如果你继续努力,产出和命中率都会加速提高。所以,难在第一次。
我们的学员中,我看到,很多已经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甜蜜和快乐。那么请你们多多去回味成功的喜悦,忘记艰辛,享受成功。按照上一次成功的做法坚持下去。前方的路,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享受,即使很累,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甚至可能上瘾。
五、我是谁?总是闯入别人的领域
还有一个就是,我这个人,研究领域不是很专。这是个缺点。因为,动不动就闯入别人的领域。以至于一个同事问我,你怎么又跑到这个领域了?
我笑笑,给他呈现了一个会议通知,我说,你看,这个会议的主题,都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由于技术的进步,整个教育的样态都在改变,你不了解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何解释当前的各种教育现象?
我学理论的,但学理论的很少关注技术。因为在教育领域,理论界是批判技术决定论的,所以他们鄙视技术。而技术领域呢?他们搞应用,认为搞理论的那一套,整天弄虚的。两者生成了隔阂。也导致很多人都守在一个领域。而我就想做那个在两个领域穿梭的人。何错之有?我就是喜欢到隔壁看风景。
我是学习基本理论的,我可以比较容易去读懂哲学。但你看,在哲学的理论叙述中,技术与工具是一个重要的对象。而这些技术哲学的东西又不太好懂。纯粹做技术的人,都比较实用,他们也很少考虑理论问题。以至于教育技术哲学的圈子就比较小。这里面就有需要,也就是机会。
我之前也做过一段创业教育研究,而且后来出了专著。这个研究主题,其实就源自于我想创业的想法,研究了一段,自己也没创业。所以,我也懂不少财经知识。而财经与管理学、经济学都有关联。我就可以在高等教育中用管理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来思考高等教育问题。
所以,知识本来就是一家。专业分科是人为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知识的交叉纵横中进行研究。
六、与编辑的君子之交
就这样,写了这么多年,投了这么多年,认识了不少编辑。一般情况下,陌生作者很难联系到期刊编辑。编辑与作者直接沟通,毕竟不太好。而且会给编辑带来不必要的烦扰。
但有一种途径,你可以结识很多编辑,那就是,你努力先投中他们的期刊。然后,编辑就会主动联系你,跟你切磋、打磨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跟编辑建立友谊。而且很多编辑都很有学识、很有个性,跟他们的交往中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一些期刊,也有自己的作者群,但这个群都是要靠实力进去的,你成为本刊作者后,编辑就会主动拉你,成为他们作者库中的一员。这样对期刊本身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另外,对于期刊来讲,他们一般很慎重采用新作者的文章的。而一旦你进入他们的作者圈,一种信任关系就会建立。就好比,已经证明,你已经迈入了该期刊的用稿门槛。对今后的投稿是很有利的。
还有一种途径,也是认识编辑的好机会。那就是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为了吸引优质稿件、扩大自己期刊的影响力,往往会举办或者参与举办一些学术活动。因为,期刊也有考核的压力,每一位编辑都想把自己的期刊办好。
在这样的会议上,除了有经验的编辑之外,往往还有一些比较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可以直接对你的参会论文展开点评。这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而且如果,你的稿子有幸的到了某一位期刊编辑的赏识,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七、作者会越来越幸福
期刊有考评的压力、遴选数据库的压力,因此,高质量的稿件是它们的生命线。现在的审稿流程总的来看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透明。实力只要到,发表文章还是比较公平的。
但个人认为,越稀缺的期刊越难投的现象还会持续存在。因为,它们是领域内的老大嘛,老大只有一两家。但我们适当降低标准,那么一大堆C刊,仍然是有广阔的公平竞争空间的。不断努力、不断升级自己,有一天成了牛人,顶级期刊的贵人之门必将缓缓打开。
好了,这就是本次讲座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对你有所帮助,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科研小伙伴,让更多人因此受益。还是那句话:
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作者简介:
作者笔途: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学副教授,博士,在老踏科研群里浸泡多年,深受感染,渐渐迷恋上了学术写作。目前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哲学、高等教育等多个学科方向。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7项。独立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电化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江苏高教》等期刊发表CSSCI期刊论文近20篇,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答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