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论文写作结构剖析:从标题到结论,各个突破
文 | 司马仁
编辑 | 月如洗
当我们做完一项研究,在优化结构、布置各个板块撰写时,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选题的质量。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这篇文章我们将从选题到整个的论文结构,做一个整体的提升工作。
一、选题价值的判断
对研究话题是否真的有兴趣去做: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所以首先一定要保证对选题有足够的研究热情,是感兴趣的,否则无法进行持续性的追踪;
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论文选题有理论层面的意义,即关注到的研究选题,不能不仅仅是自己喜欢的一个话题,而同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的,从理论层面能够去解释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现象,它的一个形成机理或者是它背后的一个形成过程;所谓立地,指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所谓这个现实意义,即可以帮助我们去回应或者是解决到我们现实社会当中已经面临到的一个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我们解决,或者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的管理层促进社会的发展优化的一个研究选择。
总结:从横向来看,选题要能够有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有面上的顶天立地的意义;纵向来看,要保证选题最好是有一定的生命成长性的,所谓生命成长性,即可以延续这样一个领域不断的去纵深的去挖掘,然后去发展,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很系统的研究课题。
二、判断选题好坏的考量原则
1.有用性的原则:换位思考一下,如从评审人员、期刊编辑的角度来看,他们会不会觉得从这样一篇文章当中获得启发、会不会对他们有帮助;
2.公共性原则:所谓公共性就是当关注到一个话题是广受大家所关注的,那么我们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公共性的问题,比如说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全人类都会面临到的一个难题,这种问题一定是有现实意义的,而不是只是出自我的自身利益;
3.经验性原则:结合自己以往独特的生命体验或独特的项目经历;
4.是否具有传承性:需要从前人已有的成果中去继承,去深耕,站在巨人的研究成果上,才能把问题看得更远更长远;
5.创新性原则:旧瓶装新酒;新瓶装旧酒;在已有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研究技术层面有一个新的突破来增加选题的创新性;
6.现实性与前瞻性:所谓现实性,即研究选题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使研究催生政策的制定或推动社会的发展等等;所谓前瞻性,即对研究前景进行预判;
三、论文的一般结构及写作要点
1.标题
陈述式的标题:关于某某群体什么什么问题的一个研究,如社交媒体使用对留学生的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结论式的写法:通过标题就能迅速的知道在这篇文章当中最闪亮的结论的那一点是什么,因为我们已经在标题当中呈现出来了;
问题式的写法:把研究中关注的最核心的研究问题写到文章的标题中,这种方式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使读者根据题目就可以迅速知道文章要研究的问题;
副标题的写法:主副标题共同阐释文章中最核心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
2.关键词的提炼
突出研究要点,便于检索,可以选择标题中的内容作为关键词,如核心概念、核心群体、独特的理论视角、独到的研究方法;一般3-5个,只要能提出最核心的要点,能够便于与相关方向的学术共同体之间进行检索讨论、达成共识的词汇就可以,不要用生僻的词汇。
3.摘要的撰写
交代清楚研究脉络、明确研究问题解答或展示研究结论或研究答案,小论文一般240-300字之间。具体来说,即:第一句话引出来研究问题,强调研究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二句话写是运用的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是研究视角来展开的研究;第三句话写研究内容是怎么样论证的,用什么理论解释的;第四句话谈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贡献。
4.引言
展示研究背景、研究动机,对核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进行清晰的界定,告诉读者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可以从具体的实例(如报纸报道女性要求政治权利)、社会调查、生活中普遍流行的现象(如抖音带火了一批人)入手,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也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入手,选择一篇文章自己可以认同或者不认同进而引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讲文献综述与研究选题结合,找出不同学者、学派的分歧点,进而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5.文献综述的写法
厘清研究现状,清楚研究进度,寻找突破点,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常见的问题:只综不述,即只罗列不梳理与点评;避而不谈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内容,凸显自己的创新性,避重就轻。
文献的组织:按不同的主题分类;或按不同的主题分类后结合时间的发展脉络总结分类;或直接把观点归类,看不同的派系对同一现象同一问题是怎么进行阐释的。
6.研究设计
问卷调查类:可以参照论文《反向驯化:社会媒体使用与依赖对拖延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
实验类:一定要把实验步骤特别清晰的展现出来,甚至一些实验的刺激材料,包括怎么样去进行分组,样本的基本构成,材料当中每一个步骤、细节是什么样的,如果实验刺激材料特别多,没有办法在文章当中充分展示的话,也很有必要去留一个联系方式。可以参照论文《锚定效应在网络口碑领域中的考察:以豆瓣电影在线评分为例》;
内容分析法:可以参照论文《失真的镜像——对优酷视频中“城管vs商贩”冲突的内容分析》。
7.文章的分析讨论
以论文《线上自我展示与社会资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为例:在研究设计后,做结果分析的时候,进行了一个对假设检验的结果的汇报,这是做量化使用论文的时候,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统计学的检验结果去报告研究假设的成立的情况与否。后面的讨论的时候其实就是要讲研究理论视角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合,进行文献的对话和讨论。文章中如果有小的研究假设,在写研究发现与讨论时,需要把不同的研究假设检验的结果重新进行合并归纳提炼。
8.结论的写法
要有概括性的点,将比较零散的假设结合理论进行提炼与升华,可以在最后一段话简要说一下研究展望与不足。
9.参考文献的写法
英文一般采用美国心理学APA的格式;
中文一般采用国家出台的中文文献国标的标准,也可根据不同杂志的要求写。
图书的识别码是M,期刊文献是J,会议论文是C网络资料是EB/OL。
好了,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作者简介:
司马仁,主要从事传播学、新媒体、传播效果、品牌营销、危机传播、城市形象等领域研究,擅长量化研究,如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211高校副教授,具有全球排名前100高校的海外学习经历。主持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等各类研究10多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各类研究10多项。目前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多篇,其中SSCI来源1篇、CSSCI来源7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著作3本;部分论文和著作先后获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在全省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答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