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逻辑来细抠:段落高度提升若干招
文 | Tony Yu
编辑 | 月如洗
选题动因:段落逻辑感缺失导致段落高度很低。这篇文章是基于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在理解基础之上进行个性化的案例分析与解释。
一、如何认识段落
*何为段落?段落由一组表达同一中心思想的句子构成,要求具有主题的统一性和内容连贯性。(何为句子?由若干单词组成的、有唯一的含义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段落是部分,篇章是整体,这对哲学范畴不容我多讲。
*理想的段落怎么写?包括哪些部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通行的写法来获得启示。段落由主题句(topic sentence)、扩展句(developing sentence)和概括句(clincher sentence)三个部分组成。主题句又由主题(topic)和致力点(controlling idea)两部分组成。主题指论及的人或事,致力点指决定着段落主题展开的趋势和范围。可见,要写好段落,首先是要明确主题句中的致力点,然后围绕致力点来写段落(实质上是扩展主题句)。
譬如,主题句是:教育组团式扶贫有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那么这个主题句的致力点是“有助于”。要完成这个段落的写作,只需要把“教育组团式扶贫”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若干“利好”(有利因素)逐一列举出来即可。
*小结:不围绕致力点来写,就会离题,还会破坏段落内在一致性。我们不讨论“独句段”,只关注“多句段”。
(一)达还是不达:编辑才有资格
你的论文提交出去,有没有“辞达而已矣”?我们作为作者,是没有资格来决定的。要由编辑和读者来下断语。有一个成语“敝帚自珍”,把自家的破扫帚当成宝贝,说的就是我们高校里面的“青椒”。我们认为我们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可是读者并不买账啊!学术书写是典型的学术交往互动,是双边的事情,不准玩单边,不可写给自己看,自己懂了还不行,要让别人也能看得懂。
譬如,“(福柯)企图让在历史中沉默已久的声音重新讲话”,你看是不是真能明白这一句?如果我们不熟悉福柯热衷历史档案,就不会明白这里他所指的是想让精神病史和医学史这两个学科发出声音。
(二)读者角度:明确、简洁与生动
论文要处处想到审读人(因为他决定我们的命运啊!),你就得注意三点:一是明确,二是简洁,三是生动。明确,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要的就是审读人正确地理解你的意思;简洁,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要的就是让审读人用最少的时间把握你的信息、读懂你的话;生动,有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就是要给审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学者谭科目讲“师传最是合人情,主要精神在简明”。
(三)写得很孬:非语法乃逻辑
要把我们的论文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要靠各个段落的呈现水平,在我看来讲逻辑是第一位的。我们经常会听到答辩场上,答辩委员会丢一句,“这句话不通”,多半还不是语法上有毛病,而是逻辑上出了问题。
譬如,“实现公平正义的教育扶贫机制包括‘起点公平正义’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形式上与“扶贫开发方式有‘输血式’和‘造血式’之分”是一样,但“输血式”和“造血式”可以合起来构成“扶贫开放方式”,而“起点公平正义”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起来不等于“实现公平正义的教育扶贫机制”(起点公平正义-教育权利、过程公平正义-教育条件、结果公平正义-教育收益),所以这句话可以说是不通。
二、常见逻辑毛病
(讲一个因果倒置的谬误,活跃一下气氛吧)
譬如:希伯莱人观察到健康的人身上有虱子,有病发烧的人身上没有虱子,便认为:虱子能使人身体健康。事实是怎样的呢?当一个人发烧时(低烧37.3°-38.5°,高烧38.5°-40°),虱子就觉得不舒服,于是就会离开病人。因此,应该说身体不健康是虱子离开身体的原因,上述希伯莱人的说法就属于因果倒置的谬误。
(一) 自相矛盾情形
案例:他家是早年若干因教育返贫的家庭中幸免的一家。
既然是幸免,就不在因教育返贫的家庭中,可能是不再贫困了,也可能是因疾病返贫。可以改为,“若干家庭早年因教育返贫,他家是幸免的一家。”
(二) 概念范围模糊
案例:对乌蒙山区的深度贫困群体的精准扶贫工作卓有成效,但贵州全省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形势严峻。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3个在贵州省内,即: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乌蒙山区是贵州省的一部分(或者说是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部分),既然“对乌蒙山区的深度贫困群体的精准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就不能说“贵州全省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形势严峻”。“贵州全省”可考虑改为“其它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是没有把概念的范围分辨清楚而出现的自相矛盾的表达。
(三) 因果无凭无据
譬如:驻村干部着重了学习处境不利群体,因而忽视了学习处境有利群体。
判断两件事情具有英国关联,是主观的,但是得有客观的事实作为基础。此例中的前后两句,是一件事的两面,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 主客倒置错植
譬如:在驻村期间,低龄寄宿生的心理困厄问题与我接触的机会很少。
论及两件事或者两个人,有主客之分,从意思或上下文中可以分辨。应该是“我”接触“低龄寄宿生的心理困厄问题”,而不是“低龄寄宿生的心理困厄问题”接触“我”。
(五) 否定肯定问题
譬如:一些贫困家庭的父母没有完全否认不想通过送孩子求学来快速改变家族贫穷命运的“赌博”心理。
“没有完全否认”就是“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等于说“一些贫困家庭的父母承认,不想通过送孩子求学来快速改变家庭贫穷命运”,这个跟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或当下的实际是背离的。(实质上有速战速胜心理)
(六) 一面性与两面性
譬如:忽视小学营养餐食堂是否亏损的困难。
“困难”是一面性的,“是否亏损”是两面性的,两者不搭。亏损是困难,不亏损就不是困难,建议改为“忽视小学营养餐食堂的盈亏情况”。
三、其他表达问题
(一)费解与歧义
譬如,“要求贫困县把扶贫工作摆到工作的中心位置上来”(《中国教育扶贫报告》中的一句话P19)
在当前,不把扶贫工作视为一个贫困县的工作中心,那把什么作为中心呢?费解就是话说得不明不白,要审读者去猜测。主要是用词不当、结构不正确或逻辑有瑕疵,导致语意不明,本质上是作者的能力问题。
再譬如,“先赋性贫困理论范式将导致贫困的主因归结为制度,但贫困者自身对制度的理解,对自身处境的解释和积极作为,也是该范式的重要解释维度。”
“贫困者自身对制度的理解,对自身处境的解释和积极作为”恰恰是自致性贫困范式的讨论范围(贫困者的人格、心理特质)。
(二)堆砌与重复
譬如,“‘学在民间’登台扮演的是一个多面手的角色,而此角色却归属于非正规的教育制度,它或以叙事场景、或以生活场景游离于教育史的外围,它所显示出的日月入怀的开放性、通权达变的灵活性、洞见症结的深刻性,比肩正规教育形式堪称左提右挈、相得益彰。”
空泛啰嗦、浪费审读时间、给语言以重大损害。
再如,大学生资助政策措施下的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收到巨大的效果。
“取得了显著成绩”和“收到了巨大的效果”两句的意思一样,取其一即可。
(三)繁冗与苟简
譬如,“贫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举步维艰,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很容易被社会忽视。”
赘余、啰嗦的话要去掉,如果第一句是主题句,就要顺着把致力点“举步维艰”找到,接着写支撑句、扩展句。
再如,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带教或“走教”、“联聘”等形式,缓解了农村学校紧缺师资不足的问题。
这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是不属于教育扶贫理论的审读者,就不太明白“走教”和“联聘”的具体意思。
(四)层次与证据
譬如:刘海峰教授写的一段史实论争的典型案例。
*大家知道,钓鱼岛之争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钓鱼岛在日本被称为“尖阁群岛”,或者叫“尖阁列岛”。日本人说“尖阁群岛”是日本的领土,并说过去中国也是这么认识的,他们还拿出了一个证据(报纸),说明中国曾经承认过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层:设问、激趣)
*那份报纸刊出了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中国驻长崎领事馆的一份感谢信,白纸黑字写着:“感谢状:中华民国八年冬,福建省惠安县渔民郭合顺等三十一人遭风遇难,漂泊至日本帝国冲绳县八重山郡‘尖阁群岛’内和洋岛,承日本帝国八重山郡石垣村雇玉代势孙伴君热心救护,使得生还故国,洵属救灾恤邻,当仁不让,深堪感佩,特赠斯状,以表谢忱。中华民国驻长崎领事冯冕。中华民国九年五月二十日。”这是当时我国政府外交部门正式出具的感谢状。
(第二层:摆事实)
*日本人说你们中华民国当时承认这个“尖阁群岛”是属于日本帝国冲绳县的,就是说你曾经正式承认“尖阁群岛”,即钓鱼岛是日本的。你们现在怎么又不承认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都不承认是日本的领土。)
(第三层:再设问)
*粗一看,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学过历史的人,了解历史的人是可以回答的。尤其是研读过史学经典著作的人,是可以据理反驳的。在这个感谢状中,中国领事将钓鱼岛称为日本冲绳县的“尖阁群岛”并不奇怪,因为在《马关条约》签署后,连台湾岛都割让给日本,当然连台湾所属的钓鱼岛也割过去了。但抗战胜利后,台湾岛归还我国的时候,美国并没有把这个钓鱼岛一起归还我们中国,而是由美国暂时托管。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建交的时候,美国又没有再还给我们,却把托管权交给日本去了,结果造成中日之间长期的外交隐患,变成一个随时可能引燃的导火索。所以我们说历史并没有过去,有很多问题都留下来了。许多牵涉到一些根本性、长期性的教育问题,必须放到教育史的长河中来考察。(借助读典来甄别)
(第四层:讲道理、举证据)
*它不只是一个历史学故事,本质上也是一个教育学故事、哲学逻辑学故事(明辨性思维+拿证据来+拿可靠证据来+拿双面证据来),如何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但刘海峰教授说理的逻辑是很清晰的。
再如,考察一个人的为人,也需要一些智慧。这里不妨举个学校里的例子:据说杜克大学一次化学考试,四个学生缺席,回来谎称赶往考场途中车胎爆了,要求补考。教授说没问题,将四个学生分到四个房间,每个人发一套试卷,上面只有两个题目,第一题5分,是一化学题目。第二题95分,题目是:请问是哪只轮胎爆了?
诸君看,“考察一个人的为人需要一些智慧”是主题句,接下来的就是紧跟致力点“需要一些智慧”的扩展,他用了一个故事来说明其证据够硬。我举这个例子,主要是要说明这个问题。
最后:提一下老外训练写段落的方法。美国人的写作训练:试写三个句子的段落——试写四至十个句子的段落——学习扩展(根据致力点扩展)——围绕主句扩展成段落——选用恰当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式的选用和变化。
重点提示:
本文所指称的“逻辑”,诸君已经看明,不是逻辑学中的严格意义上的逻辑,而是学术书写中的“道理”。
本文所呈现的“招数”,内含在对段落的认识、多逻辑的纠正与对表达的优化之中,想必不用再多强调。
本文所追求的“高度”,主要建基有质量的逻辑表达,不但要清楚段落划分,还要准确运用逻辑去扩展。
社科论文的段落乃至全篇,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在段落上的“有质、有量、有多闻”,什么意思呢?社科研究越来越注重多元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搜集。论文偏量化,那也搜集一些质化的资料,或者试着从量化的资料中做一些质性的分析;论文偏质化,那也由质化资料里做一些量化的分析与呈现,让结果更丰富多元;至于“有多闻”,指所善于运用当代文献(中外)丰富你的研究结论。
文无定法,不足之处,请多批评!
好了,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作者简介
Tony,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民族伦理、教师教育等领域研究,擅长哲学思辨法、质性研究法。重庆丰都人,教育学三级教授,先后就读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后,芝加哥交换学者;国社项目通讯评委,南大CSSCI评审专家,华东师大理解教育所特聘教授;三个专业硕导(伦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代表性论著:《民间伦理共同体研究》《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以及围绕上述方向之论文20余篇。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答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