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文章多就能考得上申请考核的博士?呵呵。
文 | 小风学长
编辑 | 月如洗
1
回望过去的半年多,感慨万千,曾多次想要提笔写一些东西,但总是感觉有些话说了又不太合适,毕竟与传统的观点有些违和,甚至可以说是毒鸡汤,但是想想还是要说点东西,只是希望未来还要考博的人不要走弯路,尽量顺利一些,平和一些。
我是一名普通的硕士生,今年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对我个人而言,近半年、可能是近一年都是跟小说一样。最近我看了很多的考博经验,不是说写得不好,我觉得很多人还是非常细致的但多多少少都有点老生常谈,几乎跟去年差不多,要么就是名校考名校,要么就是统考准备,似乎不针对当下大部分的群体。以下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也许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我是一名文科生,我的本科就读于一个普通二本,硕士就读于某排名靠前的211,在考博过程中和我学历相仿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对于我们来说,考博只有两条路,文章多就走申请考核,文章少一般以硕博连读或统考居多。
我自己研一的时候并无考博打算,因为我本科几乎就没接触过知网,大学毕业写毕业论文才第一次接触知网,并且还是跨专业进入硕士学校,所以优势并不大,研一也没考博打算。
到了研二下学期突然觉得博士学历才能够实现我进入高校的梦想,所以开始准备考博,当时一开始是以资格论文为主,写了很久写了一篇文章但接连被毙稿,后来坎坎坷坷发了一家普刊。写得另一篇文章投了一家C扩终审半年被毙掉。所以当时是十分心灰意冷的,但是抱着读自己导师博士的心愿走硕博连读的道路我依旧没有绝望。
2
然而人生总不会让所有的事如愿,到了研三上学期已经开始快到10月底的时候,我老师告诉他不能招收博士生了今年,这意味着我必须考出去。但是当时时间已经太晚了,我无法走统考,只能去走申请考核,我当时已经发了一些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已经出刊的C刊和一篇核心期刊,一篇待出刊的C刊和一篇待出刊的C扩还有一些普刊,所以在文章方面我当时还是比较有信心。
于是,当时我就立马联系了一个最近就要考试的学校,那个学校是北方的一个985,牌子也比较好,是申请审核制的,只有面试。因为我当时参加了一些论坛,所以认识那边的师兄就要了联系方式,我给心仪的导师直接打电话,老师的回复一开始就是择优录取,当我把我的成果介绍了之后,她就突然改口说之前有别的老师的学生联系她了她要问问那个学生还考不考,过了两天我又主动打过去,她就说你还是先复试,这个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于是,我就交了钱和材料,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我的材料分是第二名。结果出来后我就给那个老师发了短信问能不能有机会见见,她没回复,这个时候我结合过往师兄师姐的经验,基本知道希望不大,但毕竟是我第一个学校我还是想去试试,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结果表明,如果老师不回你消息基本上是不会要你了,这个应该算是共识了,除非那个老师本身就没有回消息的习惯)。
到了面试的时候我就知道基本不会要我了,因为主考官围绕一个问题跟我纠缠了15分钟,那是个非常新的问题,当时学术界还未定论,我说了两次我不知道他还是问我,而我报考的导师从头到尾一个问题没问,而结果正如我所料我被刷了。但是我认为这个学校还是十分公正的,因为第一名的确十分优秀,她发的文章不比我少,级别部分也比我高,所以我心服口服。
后面我又开始联系其它学校,联系了一个某排名前五的985还有一个C9高校以及一个排名不是特别靠前但专业实力较强的985。其中第一个排名前5的985的那个老师每天都会回我消息,回的消息十分热情,我当时都有种要考上的错觉了,最后他竟然连复试都没让我进,理由竟然是他也很意外,但是文章可能还是不够好。而我当时已经发了两篇C刊,一篇C扩,一篇核心,一篇权威,都是本专业的期刊,而入选的一些人一篇文章都没有,我不知道这个文章不好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才知道有些学校还是特别看重第一学历的,如果不是211、985慎报。
这里我也指出,建议大家报考前多观察观察,当然本科特别好的随意。然后另外两所高校我都进入了复试,最后也都顺利录取,这里面我就不多说过程了,没有什么好提的,都是申请考核的学校,流程都是一样的,其它的文章几乎都写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然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较弱的那个985,而不是C9高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硕士生的时候就参加了许多论坛见过了很多博士生,有些博士生虽然在很厉害的高校里但是却是苦苦挣扎,每天为了资格论文发愁,跟老师的关系也基本异化,发个短信都要特别小心翼翼,基本不敢打电话,每天几乎也找不到自己的导师,并且名导带的学生太多了,基本学生属于散养状态,而部分老师每年招学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仅仅只是招学生而已。
3
对于理科生而言,他们需要强大的平台和完整的设备,所以考名校和大牛老师很重要。但是对于文科生而言,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希望能够与老师有更好的交流,拥有较为宽松的环境。而那个实力较弱的985,每年我们专业招的博士几乎是最少的,每个老师只带一个,最多带两个,并且老师也很少,但是他能依靠如此少的老师和学生拥有这么强的专业实力,我觉得他未来的发展会是非常强的。
而且,在考前交流过程中,我明显发现那个老师对招学生特别重视,感觉不仅仅只是在招一个学生而已,所以我觉得这个学校会更加负责,因此我放弃了C9,选择了这里。
此外由于一些原因,我想留在自己硕士学校所在的城市,因此报了当地一所985,而这所985也是实力卓绝,并且老师在初审过后也与我见了面对我表示了满意,最后却没要我。这里具体的过程我就不细说了,我只想在告诉大家一条经验,在考博之前仔细看看你报的老师到底有没有招生自主权,如果感觉他做不了主的话建议慎报,这很容易能看出来,看一下近几年的招生名单,看看那个老师是不是经常从别的老师那里调剂学生。
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么多,总之就是一句话,我觉得无论是名校还是一般学校,考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征程会更加艰险,而自己的进步和坚持才是不断走向梦想的捷径,你身后的学校只是一个参考,所以奋斗不止,前进不息,祝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早登龙门。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作者简介:
小风学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研究,博士研究生,就读于某985/双一流高校。硕士阶段参与多次学术会议,帮助导师申报国家社科和教育部基金项目,参与多名老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工作,具有丰富的基金申请和研究经验。硕士阶段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篇,CSSCI扩展版1篇、北大核心来源期刊论文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答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