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分享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大家谈【第二场】

 

【老踏编者按】

 

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2018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已经发布。

 

想要申报这个项目的小伙伴,是时候开始了——事实上,很多人早在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申报这个项目了,从文献检索到选题论证,再到项目申请书的撰写。

 

为了助力大家的项目申报和项目申请书写作,我打算做如下两件事:

 

1.把社科科研工作交流QQ群里曾经开出的四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讲座的文字稿整理出来,陆续在这里推送——今天是这个系列讲座的第二场,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经验专场。

 

这个系列讲座是在2014年二月份举办的,虽然时隔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一些内容发生了改变,比如:项目论证活页的字数从4000字增加到了现在的7000字;研究基础从填写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变成只填写课题负责人的前期成果;申报课题的题目从可以加副标题到一般不加副标题……但是,项目申报的道理都是通的,相信大家看过之后依然会得到很多启示。

 

2.在荔枝微课的老踏直播间那边开出一个关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的付费专栏,以系列微课的形式,把我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形成的全部经验体会和盘托出。是的,你没看错,这是付费课程,介意者请绕行。

 

 

 

如果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你的科研梦,那么,开始吧!

 

 

法学-山不在高:大家好,现在开始“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大家谈”系列讲座的第二场,是教育部项目申报经验专场。本场讲座有两项议程:

 

嘉宾介绍项目申报经验

 

回答群友的项目申报技术性问题

 

 

 

法学-山不在高:下面有请经济学-张博士谈谈自己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心得。

 

经济学-张:

 

谈不上什么心得,因为教育部课题是我申请的第一个课题,自己写好了然后找几个同学和同事看了一下,后来自己仔细修改(大概10遍左右),后来幸运的中标了。所以我感觉,教育部课题没有会评这一关,所以申请书的质量是第一位的!

 

001 关于选题

 

题目应该体现新颖性、重要性。

新颖性方面:差异化(国际与国内、宏观与微观、截面与面板、新方法、制度层面);

重要性方面: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突出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

 

题从哪来?

 

对社会关心的话题的回应;

对执政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的回应;

对理论界关心的领域的回应。

 

002 研究现状

 

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系统、全面的概括。因为如果不了解国内外学界同仁对同类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就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花极大精力研究出了成果,而结果可能是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别人很可能早就研究过了。

 

所以,课题论证时,必须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成果(选择典型成果)做出概括和分析,然后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避免出现无意义的重复性劳动。

 

什么是典型成果?我个人认为是:

 

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国内的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等;国际上的:AER、JPE、AJE、JDE等。

通过关键词(3-5个)选择出来的文献,重要期刊上的与你所选问题直接相关的。

该领域内重要的学术权威的论文。

近几年国家社科和国家自科立项项目。

 

文献检索:GOOGLE学术;

 

工作论文系列: NBER、IZA、IDEAS、SSRN、ADB以及世界著名大学经济系的工作论文等。

 

文献回顾的写法:归类——总结——评述,在国内外文献回顾后,应再有相应的评述。

 

课题论证时可能好话说三遍也不为过,但用词需要谨慎和谦逊!

 

003 研究内容设计

 

这部分内容反映了申请人对本课题的认识程度和熟悉程度。申请者要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上下大工夫。

 

通过这部分论证,使评审人能清楚地了解你准备分几个层面、几个角度、几个章节去研究这个问题;通过研究这个问题,能够得出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点。

 

一般说来,这部分内容涉及的越详细、越具体,课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创新之处如何写?思想>方法>数据(陆铭,2008)

 

思想最难,我们能做的是在他人尚未关注或研究中找到一个角度;

 

数据较难,目前大样本调查数据越来越多,对未来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方法较易,熟练使用某个流行的计量软件,建议大家关注一下STATA,最新最主流的方法这个软件基本上都可以应用。

 

004 前期成果

 

作为一个评审人评审一个课题时,除了看研究内容设计得好不好、论证充分不充分以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看课题主持人(包括课题组成员)的已有研究成果是不是突出,以此决定课题组的研究基础是不是雄厚。

 

所以,申请者必须把与本课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论文、课题、论著、获奖这样的次序写到课题论证材料上,以便让评委更好地了解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研究基础,以便根据这些已有成果来决定课题组是否能顺利完成本项课题研究。

 

一个技巧:把团队建立的强大点!

 

群友提问:前期成果对青年项目是否重要?

 

答:对课题论证的程度意味着我们对所选题目把握的程度。我个人的看法是,没有前期成果也没关系。课题的论证最重要!

 

005 结项成果

 

除了以上论证材料要全面、系统外,作为课题申请书还要把“结项成果”设计规划好。结项成果分两项,一是阶段性成果:一般要设计2-3项;二是最终成果:或是论文集(系列论文),或是研究报告等。最好不要著作,因为如果是著作,不出版是不能结题的。据说“最终成果”规划的合理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题的成功率。

 

一般说来,一个课题的支持经费在几千元或上万元,其最终成果只能是数篇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而课题支持经费在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元,那么该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就应当是一部(甚至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或研究报告。

 

总之,结项成果一般是根据课题支持经费的数量来确定的。

 

 

 

法学-山不在高:以上是经济学-张博士的经验,下面由第二位嘉宾“中文-清清照人”介绍自己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

 

中文-清清照人:

 

申报书的内容:做什么(课题名)——怎么做(申报书)

 

001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别人已经做了什么)

 

纵向:对学术研究史的回顾;

横向:国内外、港澳台。

尽可能全面,尽可能归纳概括。

 

00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自己将要做什么)

 

研究目标:用一两句话概括。

研究内容:尽量详细。

突破的重点难点:两到三项

 

00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自己将怎么做和已经做了什么)

 

包括四个方面:

 

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自己已经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资料准备的情况,罗列一些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课题组成员介绍

 

004 本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最终成果,研究成果的预计去向(做了以后有什么用)

 

基础研究,发表、出版后可以供有关学者参考。

 

 

 

法学-山不在高:两位嘉宾的发言结束,现在进入第二阶段,由我总结大家的提问,请嘉宾回答。

 

群友提问:教育部和国家社科,那个公平?

 

答(中文-清清照人):按照昨天扁教授的话,都公平。相对而言,教育部的更公平点。因为国家社科有时候能把死的弄活。教育部的青年课题比较眷顾有准备的青年博士。大多数的青年博士,用毕业论文申报都成功,所以群里博士毕业的倾角,大胆的报吧。

 

群友提问:教育部课题的论证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在哪一部分下功夫为宜?

 

答(经济学-张):我自己在这几年的申请中,感觉是选题第一,内容其次。经济学这块的内容,在内容上更看重的是选题,选题意义重大,然后在内容上,设计要有逻辑性。也就是说,内容应该是一步一步的递进。在内容的论证上,应该做的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你相当于告诉评委,你用什么数据,什么方法,从哪个方面或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清清照人上面说的那个三新,在经济学上有排序,就是观点(思想)——方法——数据(材料)

 

答(中文-清清照人):我觉得论证重心在内容和思路上。对于古代文学而言,看你的内容可以知道你对选题的熟悉度和材料是否新。唐宋文学研究的学者很多,但是不论是国家社科还是教育部,每年还是有不少立项的。

 

群友提问:理论价值部分,对于交叉学科来说,怎么评述比较合适?研究评述国内外分开写还是综合写合适?

 

答(中文-清清照人):交叉学科这两年立项很多,我统计了一下,13年的交叉学科立项有400多项。我也是不是很懂交叉学科,但是我想无论怎么评述,都要做到条理清晰,我看过很多标书,国内外的研究还是分开写好。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还按照时间。这样可以更好的展示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但是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要求。

 

答(经济学-张):第一问,我不是很懂,回答不好。第二问,在经济学这块,没有定式。我申请书中是按照综合的方式写的,我同事中的是按照中外分开写的。我感觉根据自己对文献梳理和驾驭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为好。

 

群友提问:英文文献怎么找?比如研究中国的一个社会现象,如留守儿童,国外没有。参考文献是综述中提到的文章吗?多少篇合适?

 

答(经济学-张):英文文献,如果是社会学方面的,有时候我感觉和经济学的劳动经济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留守儿童,这个是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国外关注的不会多,但仔细找一下,说不定也会有。比如,关注社会学的,可以经常去IZA的工作论文上面看看。里面时不时会有中国问题研究出现。我自己都是只列主要参考文献,这个主要,就是著名期刊或著名机构的工作论文。我11年申请书里面没有列参考文献,呵呵,因为没空了。(3)参考文献(略)。

 

答(中文-清清照人):我并没有列上参考文献,而是说我拥有什么材料。看来教育部的格式并不是像国家社科那样古板。我在申报书中是这样写:本人现在拥有《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全唐文》《全唐诗》……此外还拥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电子检索系统。我在“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情况”这里是这样表达的:首先介绍自己的学术积累,接着介绍自己拥有的材料,第三是介绍课题组

 

群友提问:研究技术路线图有什么经验传授?

 

答(中文-清清照人):我没有用技术路线图。关于这个技术路线图,我觉得是不是有点像思维导图。可能经管类的课题用图比较多

 

答(经济学-张):有人说做的美观点,其实我都是用WORD画的图。但技术路线的内容需要引起注意,一定要和你的研究思路相一致,其实技术路线就是你研究思路的一个展示。还是刚才那个,要有逻辑性,前后都要一致,内容——思路——技术路线,都应一致。可以采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政策建议,这种模块进行,当然每个部分还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说明你使用的方法等等,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我看了不少国家社科和自科的本子,里面的图有时做的很复杂。作图可以是用VISO作图,专门做流程图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时候用图说明,让人易懂。

 

群友提问:硕士讲师报教育部,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中文-清清照人):还是把申请书写好吧,硕士讲师应该不会成为问题的。在评审的时候并不知道你是硕士讲师。

 

答(经济学-张):我个人感觉是把申请书写的规范又漂亮。

 

答(法学-山不在高):有信心最重要。

 

群友提问:教育部申请书“经费概算”一项对各项支出有无具体的比例要求?和报销是否联系?

 

答(经济学-张):报销的规定要看各个学校了。我是2011年立项的。

 

 

答(中文-清清照人):下面是我申报书的经费概算,仅供参考,有些学校是按照概算来报销的。

 

 

群友提问:课题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何凸显创新性呢?

 

答(经济学-张):研究方法,如果是经济学这块的,那就一个要使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工作。即你得到的结果,应该是因果关系,而不是相关关系。具体应用起来,宏观层面使用的多是系统GMM,前沿的方法是做设计。微观计量方面,可以用PSM-DID、处理效应模型等等。一个好的IV就是好的论文。

 

答(中文-清清照人):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有材料梳理、逻辑思辨、文化史观。传统学科用传统的方法。我一个同学研究文字,博士论文研究字形的演变,论文里很多字都是对着史料造出来的,把文字一个个罗列出来就可以看出字形的变化了。方法很笨拙,但很直观。

 

群友提问:简单介绍教育部的评审流程和通过率。

 

答(经济学-张):我不是评委,但2012年帮一个教授评过申请书。当时给我33份管理学类的申报书,让我挑选12份。我花了2个多星期,一个个看的,有些明显很差的就直接不通过了。第一轮去掉了10多个,剩下的,我把每个申请者的简历看了看,然后有个大概的印象,仔细读了他们的申请书。但是2013年的通过率好像下降了,2010年的时候通过率是最高的,大概是20%,从2011年开始,好像是逐年降低。

 

答(中文-清清照人):我听说是这样的,教育部是网评,一份申报书给5个评委。通过率可以在社科网上看到,申报3万多项,立4千项左右。这两年向青年倾斜,青年项目、交叉学科。

 

群友提问:能不能分析下,今年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不能同时申报等新的限制政策对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会有什么影响?申报数量会不会因此减少?

 

答(经济学-张):我自己回答不好,但是我引用南农大一个大牛的话,应该是教育部的竞争可能激烈些,社科一直很激烈。

 

答(中文-清清照人):我单纯的猜想,可能机会会多一些,数量会少一点点。很多人都是同时申报国家和教育部的,现在限制了,那些奔着正高去的副教授可能转向国家社科。报教育部的可能是一些硕士讲师,博士讲师。

 

群友提问:发表论文期刊要注明是不是核心么?

 

答(中文-清清照人):基础研究,发表、出版后可以供有关学者参考。就写系列论文吧。中期成果:一系列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不要写出具体的成果名称。要不要标准核心,如果是核心,就写CSSCI之类的。

 

答(经济学-张):现在好像流行CSSCI和SCI,SSCI,北核不太合适了。不是,中期考核必须有论文出版,录用不算。

 

群友提问:计划进度,是分半年写还是多长时间距离?

 

答(经济学-张):我个人是分半年为一个周期的。

 

答(中文-清清照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成阶段。准备阶段用一年的时间做什么呢,实行阶段:发论文,完成阶段:论文结集。

 

群友提问:已录用待发表的可写不?

 

答(中文-清清照人):最好不要写。有录用通知,就写吧。

 

答(经济学-张):我当时是写上了,不过后来感觉写不写影响应该不大。

 

群友提问:写了具体名称,结题或中期检查会对着来看吗?

 

答(经济学-张):不会,我当时写的3篇题目,但发出来的都不是,呵呵。

 

群友提问:研究成果,论文和研究报告之间如果互换行不行呢,比如原成果写成论文,结题是研究报告?

 

答(中文-清清照人):这个可以在中期检查的时候申请变更。我昨天上社科网上看了结项的通知。预期成果是著作的,不能用论文免于鉴定结项。

 

答(经济学-张):可以,但是需要申请,中期考核的时候要申请。预期成果千万不要是著作。著作就必须出版才能结题,我导师的那个就是,写了个著作,拖了2年才结题。

 

(完)

 

讲座主讲人、主持人简介(2014年2月讲座开出时的个人简介)

 

经济学-张:经济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管理及微观主体行为分析研究,同时对计量技术方面的问题也非常熟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南开经济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中文-清清照人:博士,中国古代文学副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2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发表论文18篇,其中CSSCI期刊3篇,另有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1篇。

 

法学-山不在高:法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与法律。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项,在《社会科学辑刊》《中国科技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

 

加入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想成为学术链科研联盟的一员,获得自身的提高;或者,你也想和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科研新手快速成长,加入学术链科研联盟联合创始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立马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