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申请书中的“研究目标”该如何撰写?
作者:老踏
图文编辑:月如洗
在进入这篇文章的主题之前,请允许我说出一个现象,那就是我每年都会发现有一些人在申报科研项目的时候,他们的前期研究基础其实真的非常不好,几乎是空白状态,但是依然能够拿到项目,能够中标。
那么,这些人中标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不愿意总是从评审各个环节不公正、这些人的运作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这样一些方面进行推论和猜想,因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没有丝毫的益处。
所以我更愿意从一个正面的角度、阳光的视野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很有可能,这些人的选题特别棒,然后他们的论证做得又非常好。
001 坚信有了好选题+好论证,可以斩获科研项目。
一位和我同门的博士师弟毕业之后去了某省的二本高校工作,由于没有如期完成博士在读期间的公开发表论文任务,他的博士是延期了一年才得以毕业的。毕业之后来到新单位之后呢,也只发表过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又都是发表在了普刊上。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他居然在去年拿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的青年基金项目。我说哇塞,你咋这么厉害。
后来他把自己的《申请评审书》发给我看,我发现也确实有独到的地方。这个事情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如果我们能把选题设计好,把论证过程做好,哪怕我们没有太多前期研究基础,也依然可以中标。
另外就是,其实在每次申报科研项目的时候,我们的前期研究基础都是没办法再增加的,因为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我们的学术产出也就是那么多了,对吧?但是项目申请书中的选题和论证环节则不一样,它们都还是有着提高质量的巨大空间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前期研究基础就失去信心,其实每年都有没有前期成果,前期研究基础薄弱但依然可以拿到项目的人。
我们今天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内容,就是课题论证的一个重头戏,是项目申请书中的研究目标该如何撰写的问题。请大家一定要坚信:有了一个好的选题,把课题论证做充分,我们依然可以拿到项目。
002 什么是“研究目标”?
我们可以把课题的研究目标理解为是研究的预期,也就是我的这项研究要解决和回应,或者要厘清的是哪些问题呢?把这些问题逐一列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研究目标。
003 “研究目标”写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研究目标2-4个为宜;
第二,每个研究目标用简短、清晰的一句话进行陈述。
我个人感觉研究目标两到四个为好,然后每个目标呢一定要仔细想想清楚。怎样表明我们已经想清楚了呢?那就是可以用简短清晰的一句话来进行陈述。每个目标一句话,一个判断句式就好,而不要弄成一个又一个大的句群。我的观点是这样:写得内容越多,就越证明你不知道自己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这是我当年申报教育部项目时写的内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本课题拟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民族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一般性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建构民族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推进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的深入发展、规范前行奠定学理基础、廓清研究框架;第二,通过对于当代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发展实践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提炼和归纳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普适性的经验和结论,从而为促进中国的民族政治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下面这个是我在2016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填写的研究目标:
1.搭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基础理论分析框架;
2.完成“当代中国”具体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状况评估;
3.分析少数民族主体性、少数民族利益/权利正当性与国家认同的契合逻辑;
4.探索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策略体系。
我的观点是这样,申报书写作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所有困难,说起来都来自我们还不清楚我们要研究什么。你一旦想清楚了,上面关于研究内容部分的每个问题你都有确切无疑的答案的时候,你的申报书写作也会变得非常顺畅。
否则你总是会有各种纠结,这块怎么写,那个问题怎么回答,总是说不清楚,模棱两可。说不清楚的原因在于你还没有想清楚,所以在这个方面还真是要仔细的去揣摩。
004关于“研究目标”写作的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把研究目标写成研究结论。
误区之二,把研究目标写成预期研究成果。
一个是不要把研究目标写成是研究结论。一定记得,我们的申报书中永远不要呈现出研究结论,为什么呀,因为项目还只是在申报阶段呢,还没有获批立项呢,立项之后你将有1到3年甚至5年的时间去进行研究呢,所以千万别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就把我们的研究结论1234列出来。
如果都列出来了,那评审专家还为什么让你立项啊,你都知道结论了,你还有研究个什么劲头?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人家又为什么还要给你钱?所以说不要把研究结论等同于研究目标。
再一个误区是,也不要把预期研究成果的形式,比如说我希望发表多少篇论文,出版几本专著,完成多少字的研究报告当成是研究目标写在项目申请书里。这不是研究目标,而是研究取得的成果,确切地说,那是研究成果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请大家要注意体会和进行这样一些区分。
好了,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助力你的学术成长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也会非常感谢你。
如果你愿意打赏,那是我的荣幸,也是你的荣耀——你是知识付费时代的弄潮儿,你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内容生产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答主,【学术链@老踏】荔枝微课直播间主理人。